
起源:
拋丸清理像許多發明一樣源于一種自然現象。
定義:
拋丸及噴砂是利用機械離心式或氣動式設備將磨料高速射出,沖擊工件表面致使表面氧化皮、銹層、粘砂或雜質剝落,或使其表面形變并產生壓應力。表面拋丸或噴砂,清理與強化所使用設備及裝置基本類型一致,但兩者的應用范圍和技術要求是不同的。
01
清理應用:
在國外,尤其是美國、德國、日本、法國等國家,表面清理主要應用在鑄件、壓鑄件、鍛件等行業,對鋼板、鋼管、H型鋼及各種鋼材的清理次之。在國內則兩者差不多,其原因是:在2005年國內海運集裝箱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9%;鋼結構每年產量為600-700萬噸(包括工程建設和鋼結構制品);造船行業年產量700萬噸,居世界第三;鑄件、鍛件年產量分別為2200萬噸、500萬噸,均世界第一。但是鑄件、鍛件還沒有全部清理。
02
強化應用:
在汽車、機車、船舶、飛機、汽輪機、冶金機械、石油機械、采煤機械、礦山機械等制造行業中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。如對彈簧、軸、齒輪、連桿、葉片、鏈條、搖臂、艙體、車輪等工作時承受循環交變載荷部分的零部件進行噴砂、拋丸強化處理。
03
歷史
發明:
1870年,Benjamin Chew Tilghman(1821年10月26日出生在美國費城)獲得噴砂清理機器的第一個英國專利。
1870年,發明的后續專利中,提出了離心擊打式拋射裝置及離心拋射磨料裝置,分別為當今離心拋射單元及離心葉片的的雛形。
1872年,在英國專利No.3626及美國專利187239中,提出使用極小的急冷鑄鐵顆粒及細線切割短顆粒來提高噴射效率。
1877年, J.E.Mathewson 發明了刻蝕玻璃、石材、大理石、木頭、金屬及其他硬材料的設備。
1887年,Mr.Thomas E.Nicholson 開始在英國生產鑄鐵丸。
1930年,美國鑄造設備公司的L.D.Peik發明了履帶式噴砂設備。
1935年,Wheelabrator公司發明了葉片式拋丸機。
1952年,Wheelabrator 公司生產并在噴砂清理領域使用鑄鋼丸 。